关键词:腰椎侧隐窝狭窄症 椎管狭窄 椎体滑脱 骨伤治疗 骨伤诊断 创伤性关节炎 腰痛 腿痛 神经痛 间歇性跛行 CT扫描 脊髓造影 离子能量疗法 骨伤检查 间歇性跛行
一、病因病理
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状除了发育上(如三叶形椎管存在着狭窄症状)的因素外,狭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退变,椎间盘退变纤维环膨出,椎间隙变窄,下位椎骨的上关节突上升,下关节突的后移,造成相邻椎体的轻度滑脱,使椎管的矢状径缩短;久之可导致创伤性关节炎,小关节突肥大,黄韧带肥厚钙化,自后方突入侧隐窝;椎间盘的退变造成椎间失稳,椎体后缘增生,从前方向后突入侧隐窝,均可造成侧隐窝狭窄,一般认为侧隐窝前后径3mm以下者为狭窄,5mm以上者为正常。
二、诊断要点
1.起病缓慢,有较长的腰痛及腿痛病史。
2.其特点为根性神经痛,比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重。
3.间歇性跛行,步行后可出现下肢酸困、无力,下蹲或弯腰休息后缓解。
4.体检时,多数病例阳性体征较少,病情轻者可无感觉障碍,重者可出现受损神经支配区感觉运动障碍,反射减弱或消失。
5.CT扫描:CT扫描可以显示椎管的形态,了解小关节增生的程度,发现椎管是否是三叶形,可测定侧隐窝的矢径,当矢径小于3mm时,应确认此病。
6.脊髓造影:可见神经根显影中断,显示神经根受压,应与椎间盘突出相鉴别,后者造影剂弧形压迹比较明显。
三、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 对症状轻又无特殊体征者,应首选保守治疗。
(1) 离子能量疗法 局部贴敷“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补充能量离子,沟通大小循环,解除周围组织对神经根的机械压迫,改善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离子能量疗法具有镇痛消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改善椎间隙狭窄、松解软组织粘连的作用。 “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每次一贴,每贴贴敷48小时,30天为一个疗程。
(2)卧床休息:作骨盆或重力牵引,可扩大椎管容积,减轻症状。
(3)运动锻炼:主要是腹肌锻炼,恢复正常的腰部姿势,纠正腰型,防止骨盆倾斜,以利于椎管静脉回流,作燕飞式动作及引体向上均可起到锻炼腰肌腹肌的作用。
(4)封闭疗法:对某些病例可作局部硬膜外封闭,主要药物为类皮质激素,此方法虽不能消除椎管的骨秘纤维结构增生,但可消除神经根、马尾、硬膜及硬膜外组织的炎性水肿,从而解除压迫并使症状缓解。采用泼尼松龙类药物放射时,不宜过量或短期内多次封闭,以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产生的缺血坏死或者骨质疏松等并发症。一般以每周1次,3次为一个疗程。
(5)辅助理疗:可采用醋或乌头腰部局部透入,有一定疗效。适当的物理疗法可消除肌肉的痉挛与疲劳,对消除腰痛是有利的,但不影响患者卧床休息。
(6)手法治疗:手法治疗可以减轻腰部紧张,松解粘连,扩大椎管,消肿化瘀,减轻疼痛,使症状得以缓解和消失。
(7)针灸治疗 取环跳、承扶、委中、阳陵泉等穴针灸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每2周为一个疗程。也可选用川芎嗪注射液,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上述穴位注射。
(8)中药辅助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从临床表现来看,属中医腰腿痛的范畴,多为肾气不足,劳损或外邪侵袭,以致风寒痰湿瘀血阻滞于络道而引起,本病又分为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期。急性期以邪实为主,治以袪风散寒除浊和血;慢性期则肾虚为本,治以补肾为先。
2.手术治疗 系统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症状较重,影响工作和生活者,应考虑手术 治疗,手术取半椎板节除或扩大开窗入路,确认受压神经根后,凿除下关节突内及上关节突冠状部,再沿神经向下切除上关节突及椎板上缘相连部,直到神经根已完全松解为准。(痛症的诊断与治疗)
源自:博生肿瘤信息网
若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