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颈肋综合征 肌力减弱 锁骨畸形 第1肋畸形 颈椎退变 骨伤治疗 骨伤诊断 骨伤检查 X线检查 离子能量疗法 颈部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骨科治疗 骨科诊断 骨科检查
由于前斜角肌过度肥厚,张力过度或在第1肋处有分叉畸形,使斜肌狭小,压迫臂丛神经干和锁骨下动脉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此病症常常与第7颈椎横突过长,颈肋等先天性畸形同时存在,故又称颈肋综合征 。
一.诊断要点
1.30岁以上瘦弱女性多发,以右侧多见,也可两侧发病。
2.主诉患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常在尺神经分布区,后期可有肌力减弱,手内在肌萎缩。
3.患肢动脉受压时可见远侧套状感觉异常,活动后上肢发麻、静脉受压可出现远端水肿,发绀,卧位时症状常减轻或消失。
4.用手指压迫锁骨上窝,可有局部疼痛及放射痛。
5.患侧上肢伸直下垂,用力向下牵引肩部时,症状加重。
6.Adsom试验:触摸桡动脉搏动时,嘱患者挺胸,头部后伸并转向患侧,深吸气时有减弱或消失即为阳性。
7.X线片有助于确定有否颈肋、第7颈椎横突过长;锁骨或第1肋畸形及颈椎有否退变。
8、肌电图检查助于鉴别肌性神经性病变,并可测量受压神经的传导速度。
二、治疗方法
1.离子能量疗法:局部贴敷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为局部补充离子能量,通过强大的能量场作用于病变部位,减轻动脉受压状态,从而从根本上起到了治疗作用。“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每次1~2贴,每贴贴敷48小时,10~15天为一个疗程。
2、药物辅助治疗: 口服维生素B、地巴唑、强筋松或布洛芬,治疗期间减少上肢提取重量及过度外展,适当加强颈肩部肌肉锻炼。
3.物理辅助疗法:可选用TDP辐射器、红外线局部照射,消除水肿,每日1次,每次30min。
4.按摩辅助治疗:
(1)一手扶住患者头部,一手拇指置患者乳突下,沿胸锁乳突肌后缘的走向下滑到第6颈椎的前侧,向内按压,将患者头部逐渐向患侧偏达45°,15次为1个疗程。
(2)手拇指放在患者患侧锁骨上窝,向后朝第1胸椎椎体的方向按压1min后放松,使患者感到有发热感。
(3)按压斜角肌后方,向前弹拨,然后再加按摩,可以减轻斜角肌的痉挛。
5.封闭疗法 1%普鲁卡因,泼尼松龙局部作压痛点封闭,5~7d一次,3次为一个疗程。激素类药有一定疗效,但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控制疼痛后逐渐减量和停药。
6.手术疗法 经上述疗法无效者,特别是疼痛难忍或循环障碍明显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有:①前斜角肌切断术;②颈肋部分切除术;③颈腋部横切口第1肋切除术;④颈交感神经切除术,一般情况只选前三种手术即可达到目的。(痛症的诊断与治疗)
源自:博生肿瘤信息网
若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