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颌关节紊乱、颞颌关节损伤 口腔科治疗 骨科治疗 骨科诊断 骨伤检查 X线检查 离子能量疗法 颞颌部疼痛的诊断与治疗
一、病因病理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门诊常见病,至今病因不明,大多认为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关节局部创伤
颞颌关节受到暴力打击、咬嚼硬物时损伤、开口过大致关节扭伤、长时间的智齿拔除、长期夜间磨牙等可造成关节局部创伤。
(二)寒冷刺激
寒冷可以引起肌肉痉挛,有的患者冬天加重或受凉诱发。
(三)神经精神因素
神经衰弱、精神紧张、情绪急躁、容易激动、易怒等,使神经肌肉过度兴奋,受到损伤性刺激后,易激起颞下关节周围肌群的功能亢进或痉挛,而发生功能紊乱综合征。
(四) 颌关系紊乱
严重的闭锁颌、切牙深覆、智齿萌出所致的早接触,多数后牙缺失及过度磨损以致垂直距离过短等,与本病有相关关系。
(五)关节局部解剖异常
如两侧关节发育不对称,关节结节较高侧的髁状突滑动运动受限,而较低侧的髁状突滑动较容易,形成开口时下颌偏向关节较高侧而造成下颌运动的不协调,长期如此则可能成为发病的一个潜在因素。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大多属关节、肌肉神经的功能失调,是一种功能障碍性疾病,其中一部分可发展为关节结构的紊乱,甚至可出现关节器质性改变。按病理生理特点可分为三类:①功能性疾患:主要有翼外肌功能亢进(弹响关节),翼外肌痉挛,翼外肌痉挛,颞下颌关节后区损伤,咀嚼肌群痉挛。②关节结构紊乱性疾患:主要有关节囊和韧带松弛,关节盘与髁状突相对移位,关节盘移位、脱出。③关节器官破坏性疾患:关节盘穿孔、破裂、髁状突骨面软骨和骨质破坏。
二、诊断要点
1.本病好发于20~30岁的青壮年,开始发生在一侧,以后可波及两侧。
2.开口运动异常,包括开口度异常(呈过大或过小)、开口型异常(偏斜或歪曲)、开口中出现绞锁。
3.开口和咀嚼运动受限,关节区或关节周围肌肉疼痛。
4.关节运动时发生杂音或弹响。
5.颞颌关节侧位X线摄片可协助诊断。
三、治疗方法
1.封闭治疗 用维生素B1、维生素B2、2%普鲁卡因,行痛点封闭或颞下颌关节腔封闭,每日1次,5~7d为一个疗程,亦可用2%普鲁卡因,泼尼松龙封闭,每次间隔5~7d,2~3次为一个疗程。激素类药有一定疗效,但应严格在医生指导下用,控制疼痛后逐渐减量和停药。
2、离子能量疗法 “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系采用贴敷于患处局部的电离子能量疗法,通过补充受损部位的离子能量,疏通血液循环,解除肌群痉挛,增加颞颌关节部肌肉组织的营养物质供给,修复损伤,改善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从根本上改变颞颌关节肌肉组织的功能平衡。“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每次1~2贴,每贴贴敷48小时,30天为一个疗程。
3、针刺治疗
(1)毫针疗法:取下关、合谷穴。先针合谷,进针1寸左右,使针向上传导,捻针同时让患者作张口等动作,疼痛减轻后,针下关穴,进针1寸左右,两穴同时行强刺激,运针2min,留针20~30min,每日1次,12次为一个疗程。
(2)电针疗法:取穴及操作同上,在针下关穴后,于两穴通以脉冲电,阴极接下关,阳极接合谷,疏密波,耐受量,通电15~20min。每日1次,15次为一个疗程。
(3)穴位注射疗法 :取穴下关、合谷。用1%普鲁卡因,加泼尼松龙,下关穴注入,其余注入合谷穴,隔日1次,7次为一个疗程。
3.神经阻滞治疗 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注入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每次间隔2~3d。如为双侧发病,则交替进行。
4.应用颌垫治疗 部分患者采用颌垫,可使症状消失。
5.手术治疗 经上述治疗效果不好时,对关节结构紊乱和关节器官破坏者可根据病情行关节盘摘除术,或关节韧带加强术,或髁状突高位截除(关节囊内)术。(痛症的诊断与治疗)
源自:博生肿瘤信息网
若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