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臂丛神经的组成
臂丛神经由第5、6、7、8颈神经和第1胸神经的前支合并组成。
第5、6颈神经在前斜角肌外侧合并为上干;第8颈神经与第1胸神经斜角肌后面合并为下干;第7颈神经单独成为中干。
上、中、下三干在锁骨后各分为前后两段,上、中干之前股合并居于腋动脉之外侧为外侧索;下干之前股单独下行于腋动脉之内侧为内侧索;下、中、下三干之后股全并于腋动脉之后为索。
外侧索向下延续即为肌皮神经,内侧索向下延续即为尺神经,后索之延续即为桡神经,外侧索与内侧索各分一支合并组成正中神经。
2。臂丛神经损伤的症状
由于暴力作用的方式不同,造成臂丛损伤的部位亦不同。临床上常可见到以下几种类型:
(1)上干损伤 又称上臂型。当肩部受到较大向下的暴力,头部向对侧猛力侧屈时受损。主要表现为第5、6颈神经根所支配的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肱前肌、肱二头肌、肱桡肌、胸大肌和旋后肌等肌群麻痹,因而上肢不能外展、屈肘旋后,而处于下垂、肘关节伸直、前臂旋前位;若损伤范围广泛可进一步累及腕与指的伸肌群,大鱼际肌和桡侧屈腕肌也有麻痹现象,腕和掌指关节也不能主动背伸;若前锯肌和菱形肌也有麻痹;则表示损伤部位较高已接近椎间孔处。
(2)下干损伤 又称前臂型或下臂型。上肢在过度外展有、外旋位时受到暴力牵拉损伤。表现为第8颈神经根与第1胸神经根损伤,主要是累及手部内在肌与腕部屈肌。手的环、小指屈伸功能丧失和手内在肌瘫痪,腕和前臂运动部分或完全丧失。若损伤接近椎间孔,则因第1胸神经根中的交感神经纤维同时受累,而出现霍纳(Horner)综合征。感觉障碍出现于尺神经分布区。
(3)全臂型 暴力过大,损害广泛,可造成整个上肢运动与感觉全部麻痹。患肢肌肉萎缩,呈弛缓性垂,随躯干的运动而摆动。因长期下垂,血液间回流不畅,出现患肢浮肿,皮肤有脱毛、变蒲、发亮等萎缩现象,肩关节因周围肌肉瘫痪而向下半脱位。
3。臂丛神经损伤的检查注意事项
(1)区别神经根损伤的部位 上干损伤时,如出现前锯肌、提肩胛肌、菱形肌麻痹时,表示损伤平面系在支配这些肌肉的胸长神经与肩胛背神经分出处之上,即靠近椎间孔处;下干损伤时,如出现霍纳(Horner)征群,表示损伤平面已接近椎间孔处。可作脊髓造影协助诊断,如神经根在脊髓处撕裂,可见造影剂自该处膨出成假性脑疝。
(2)区别神经索损伤的平面 外侧索损伤时,出现肌皮神经(肱二头肌)、正中神经外侧头(桡侧腕屈肌和旋前圆肌)的运动与感觉麻痹;骨侧索损伤时,表现为正中神经与尺神经的运动麻痹(桡侧腕屈肌与旋前圆肌因属外侧索故尚完好)、臂与手的内侧有广泛的感觉麻痹;后侧损伤时,出现肩胛下神经(肩胛下肌与大圆肌)、胸背神经(背阔肌)、腋神经(三角肌与小圆肌)和桡神经的运动、感觉麻痹。(骨伤病手册)
源自:博生肿瘤信息网
若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