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足阳明胃经:1)循行部位:《灵枢•经脉》云:“胃足阳明之脉,……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2)病证:《灵枢•经脉》云:“膝膑肿病,循……股、伏兔、肝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素问•刺腰痛篇》云:“阳明令人腰痛。不可以顾,顾如有见者,善悲”。
(2)足厥阴肝经:1)循行部位;《灵枢•经脉》云:“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掴内廉,循股阴入毛中……抵小腹……”。2)病证:《灵枢•经脉》云:“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俯仰”。《素问•刺腰痛篇》云:“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
(3)足少阴肾经:1)循行部位:《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掴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2)病证:《灵枢•经脉篇》云:“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素问,刺腰痛篇》云:“昌阳之脉(足少阴脉,出复溜穴)令人腰痛,痛引膺,目琉琉然,甚则反折,舌倦不能言”。
此外,腰腿痛还与足太阴脾经、督脉、阳维、阳跷脉有关。临证亦当灵活辨证。上述经络辨证是古人腰背腿痛辨证之大纲。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当以此辨证为指导,临证具体分析,圆机活法。
(3)为使经络辨证更贴切于临床.兹将不同部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不同部位单侧腰椎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①腰3~腰4椎间盘突出,腰: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大腿前外侧、小腿前侧痛,小腿前内侧麻木,伸膝无力。
②腰4~腰5椎间盘突出:腰: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大、小腿的后外侧疼痛,小腿外侧或足背母趾麻木,偶可足下垂,母趾背伸无力。
③腰5~骶1椎间盘突出:骶,神经根受压:腰背、骶髂部、髋部、大腿和小腿后外侧痛;小腿后外侧及外侧三足趾的足背麻木,偶有足跖屈及屈趾无力。
2)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马尾神经受累,腰背、双侧大腿及小腿后侧疼痛,双侧大腿、小腿后侧、足底及会防区麻木,膀胱及直肠及直肠括约肌无力或麻木,以至二便失常。
源自:博生肿瘤信息网
若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