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颈椎间盘突出症 上肢放射痛 颈部活动受限 颈痛的诊治 上肢麻木 布朗-塞卡(Bcown-Sequard)综合征 颈椎侧弯畸形 肌肉痉挛 颈椎生理曲度减少的诊断与治疗 痛性斜颈 骨质增生 CT扫描 X线检查 离子能量治疗 肌肉萎缩 脊髓压迫症状 上肢疼痛下肢瘫痪或步态不稳的诊治 排尿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由于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上肢放射痛,其临床表现与根型颈椎病相同。特点为颈痛、上肢放射性疼痛及麻木感,压痛点位于棘突及其椎旁组织,可同时有放射痛,临床常见的突出位置有以下三种:①侧方突出:突出部位在后纵韧带的外侧、颈椎关节内侧;②旁中央突出:突出部位偏于一侧,介于脊神经和脊髓之间;③中央突出:突出部位在椎管中央;脊髓的正前方。
一、诊断要点
1.侧方突出 轻者出现麻木,重者受累神经支配区有剧烈疼痛,小便或咳嗽时疼痛加重。有痛性斜颈、肌肉痉挛及颈部活动受限。第6颈神经受压时,疼痛由上臂外侧、前臂桡侧放射到拇指,拇指感觉减退。第7颈神经受压时,前臂和腕部有放射性疼痛,中指感觉减退,肱三肌反射减弱。
检查:颈部被动活动或从头顶向下作纵轴方向压时,均可引起疼痛加重。受累神经节段支配已有感觉、运动及反射的改变。
2.旁中央突出 患者除有椎间盘侧方突出的症状、体征外,尚有单侧脊髓受压症状,即有典型或不典型的布朗-塞卡(Bcown-Sequard)综合征。
3.中央突出 患者没有椎间盘侧方突出的症状,但可引起下肢瘫痪或步态不稳,部分患者可引起排尿障碍。
X线检查:正位片可显示颈椎侧弯畸形,侧位片上,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减少或呈反曲,个别患者可见椎间隙变窄,反复发作或病程较久者,椎体边缘骨质增生。
CT扫描检查,对诊断有直接的意义。
二、治疗方法
1.推拿整骨疗法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术者站于患者后面。先用拇指或示指按揉压痛点,然后按摩颈部肌群。使肌肉尽量松弛,而后术者一手托住患者一侧下颌,另一手扶住另一侧枕骨部,轻轻左右晃动颈部几下,再将颈部向左旋至颈肌相当紧张时,趁患者不备之际,稍稍加快重摇转手法,此时可听到响声,同样手法向反方向操作一遍,术毕,但是要在牵引下进行,防止病情恶化。
2.离子能量治疗 “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驻有特定强度的能量场,贴于椎间盘突出处后,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的荷能增加,增加其弹性和变形能力,加快红细胞的流动速度,冲破病损组织局部淤滞病态,可使椎间盘突出处的骨骼、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的细胞荷能增加,局部微循环血流加速,从而加强新陈代谢,促进水肿的吸收;加快有毒物质的排泄。解除对血管、神经、脊髓的压迫。同时激活软骨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系统,加快了椎间盘两椎体之间纤维软骨的修复和韧性,让脖子灵活自如。同时“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强大的离子能量,可以使髓核组织等离子化,促使髓核消融,形成间隙,从而产生减压的效应,然后椎间盘就会回缩回去,这样就减轻了突出间盘对神经的压迫和刺激,从而达到消除水肿、麻木、疼痛、运动障碍等治疗目的。“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每次2~3贴,每贴贴敷48小时,30天为一个疗程。
3.牵引疗法 一般用颌枕带进行颈椎牵引,牵引重量为2~3kg,白天每牵引2h后,休息1h,间歇进行,夜间则休息为主,症状严重者,应采用卧床进行牵引。
4.封闭疗法 2%普鲁卡因2ml加醋酸曲安奈德2ml作局部痛点封闭,注意不宜过深,防止误伤邻近器官及组织。
5.手术疗法
(1)适应证:①非手术疗法治疗,症状不能改善;②长期压迫神经根而引起肌肉萎缩者;③有明显脊髓压迫症状,经脑脊液检查,椎管造影明确为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梗阻者。
(2)禁忌证:①有严重心血管或肝肾功能不障碍者;②成年以前,或年过70岁症状较轻者;③疑有结核、肿瘤、脊髓空洞者;④高度神经衰弱者;⑤皮肤或其他部位有感染病灶者。摘自《痛症的诊断与治疗》
源自:博生肿瘤信息网
若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