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概述】
颈椎病是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本病多因颈部的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咽喉部急慢性感染、感受风寒湿邪等原因引起,多见于四十多岁以上中老年,是在颈椎以退行性改变为病理基础上发病。颈椎病在临床上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混合型六种。
【颈椎病的病因病理】
颈椎病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当复杂.其发病因素多种多样。但下列因素在颈椎病的产生和复发中起着重要作用:
(1)慢性劳损:各种超过正常范围的过度活动带来的损伤。
(2)外伤:在颈椎退变、失稳的基础上,头颈部的外伤更易诱发颈椎病的产生与复发。
(3)其他因素包括:年龄因素,咽喉部炎症,发育性椎管狭窄,颈椎的先天性畸形,代谢因素及精神因素等。
【颈椎病的X线、CT、MRI检查】
1.颈型颈椎病 颈椎正侧位X线片上可显示颈椎生理弧度改变(减少,消失或反角),或椎间关节不稳。
2.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正侧位、斜位或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可显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颈椎生理弧度改变、轻度滑脱、项韧带钙化等改变。
3.脊髓型颈椎病 X线摄片检查显示颈椎生理改变、病变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唇样骨赘、椎间孔变小;CT检查可见颈椎产盘变性、颈椎增生、椎管前后径缩小、脊髓受压等改变;MRI检查可显示受压节段脊髓有信号改变,脊髓受压呈波浪样压迹,椎体后缘增生较严重者可突入椎管。部分病例伴有后纵韧带或黄韧带钙化或骨化。
4.椎动脉型颈椎病 椎动脉血流检测及椎动脉造影可协助诊断,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X线可有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变小,椎节不稳、横突间距变小等。CT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突间距狭窄。
5.交感型颈椎病 X线、CT、MRI检查,颈椎生理弧度改变或有不同程度错位失稳、钩椎增生、椎间孔变狭窄。椎动脉造影有受压现象。
【颈椎病各型的症状及体征】
1.神经根型颈椎病
(1)颈部疼痛呈酸痛、灼痛或电击样痛,向肩、臂、前臂及至手指放射,且有麻木感,或以疼痛为主。颈部后伸、咳嗽、甚至增加腹压时疼痛可加重,上肢沉重、酸软无力,持物易坠落。
(2)检查见颈部活动受限、僵硬,颈椎横突尖前侧有放射性压痛,患侧肩胛骨内上部也常有压痛点。
2.脊髓型颈椎病
(1)早期单侧或双侧下肢发紧发麻、疼痛僵硬、酸楚沉重无力、打软腿易跌倒,步态笨拙、行走不稳、如履沙滩。继而单侧或双侧上肢发麻、疼痛、烧灼感,手部肌力减弱、发抖、不灵活,持物易落地,肌肉萎缩。晚期一侧下肢或四肢瘫痪,大便失禁或尿潴留。
(2)检查可以发现感觉减退,最早出现于下肢,逐渐向上,感觉平面不规则,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腹壁径向,提睾反射减弱或消失。
3.椎动脉颈椎
(1)主要症见头颈部体位改变而引起眩晕,单侧颈枕部或枕顶部发作性痛、视力减弱、耳鸣、听力下降,可有猝倒发作。
(2)常因头部活动到某一位置时诱发或加重,头颈旋转时引起眩晕发作是本病的最大特点。
4.交感型颈椎病
(1)患者常诉枕颈痛,头痛头晕,眼睑无力,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心悸失眠,心前区痛,血压增高,四肢发凉或手指发红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症状。
(2)检查常发现颈椎压痛,颈部活动功能受限,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过缓,血压波动,生理反射减弱或活跃增强。
5.混合型颈椎病
同时合并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体征者。混合型的患者病程一般较长、年龄较大。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
对于颈椎病的治疗,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由于手术疗法风险较大,成功率较低,药物治疗仅能暂时减轻症状,且副作用较大,由于颈椎与颅脑中枢的特殊解剖位置,以致多数患者采取非手术疗法如针灸、理疗和牵引等。理疗以牵引为主要手段,牵引的目的是使颈椎间隙得到拉开,减少突出物能起到压迫作用。但实际上牵引的作用主要还是使颈部得到休息及解除颈肌的痉挛,而不能从根本上解除病源。目前国内新型产品离子能量疗法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一、离子能量疗法:
产品指标:由治疗贴和穴位灸组成。治疗层表面驻有≥600V的负极性高压静电。
治疗机理: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骨伤型)对于颈椎病的治疗作用在于:
1、由于机体内负离子的丢失,正离子相对增多,使局部代谢产物增多,补充负离子能量可清除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和死亡的细胞,促进新陈代谢,加速颈椎间盘纤维的修复,。
2、通过穴位放大作用,向体内补充负离子,通过负离子在血管内皮细胞膜的移动,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充分利用血管内皮、血细胞、血小板同极性(均为负电)的相斥作用,导致了血液畅通的不凝效应,进而改善病灶区微循环,提高免疫力,致巨嗜细胞大量出现,一方面清除病变组织所产生的炎性及致痛物质,另一方面又能够吞噬髓核消融后的代谢废物,使之不再压迫刺激椎管内的神经根、脊髓神经末梢或影响椎动脉供血。
3、消融髓核、骨刺:向髓核病变区域释放大量的负极性离子,激活蛋白酶,消融从椎间盘已脱出变性而坚硬的髓核;
贴敷方法:1、使用前清洁皮肤。2、揭去治疗层(方形)的保护层,将其均匀地贴敷于颈椎病变处,如粘贴不牢,可另用胶布固定。3、揭去穴位灸(圆形)的保护层,将其贴敷于背部的肾俞穴――背部第二腰椎脊突下旁开1.5寸。(详见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说明书)
二、药物治疗:消炎痛、炎痛喜等药物可减轻症状。但长期服用有一定的副作用。
三、中药辩证施治:
1.离子能量疗法+中医内治法:辩证施予散寒祛湿、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等方法。
①外伤型:舒筋汤、伸筋活血汤加减
方药组成:伸筋草 当归 狗脊 制乳没各 杜仲 川断 桑寄生 每日一剂,水煎服。
②风寒湿痹、经络受阻型:羌活胜湿汤加减
方药组成:羌活 蒿本 防风 川芎 蔓荆子 炙甘草 每日一剂,水煎服。
③肝肾亏虚、气血不足型:独活寄生汤加减。
方药组成:独活 桑寄生 杜仲 牛膝 细辛 秦艽 茯苓 肉桂 防风 川芎 党参 当归 甘草 白芍 每日一剂,水煎服。
④痰湿凝阻、经络瘀滞型:二陈汤、神效黄芪汤加减。
方药组成:蔓荆子 黄芪 党参 白芍 橘皮 陈皮 甘草 每日一剂,水煎服。
◆◆离子能量疗法:
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每日1-2贴,外用补充病变区域的能量,疏通血管、益气养血,通络止痛、消融髓核、骨刺。
2.离子能量疗法+中药外洗方:
药物组成:葛根 丹参 威灵仙 防风 川芎 羌活 荆芥 五加皮 桂枝 当归
用法:上药加水3000ml稍浸渍后煎煮15min,用毛巾蘸药水趁热洗敷颈局部。第二天仍用原汤加热外洗。每剂药洗3天,每天2次,每次30min。
◆◆离子能量疗法:
骨康聚能离子治疗贴每日1-2贴,外用补充病变区域的能量,疏通血管、益气养血,通络止痛、消融髓核、骨刺。
四、手术治疗:如诊断明确,经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有脊髓压迫症者应进行手术。手术可 根据情况行椎间盘切除术、椎体间椎骨融合术等。由于手术创伤较大,且有造成神经根或脊髓损伤的可能,恢复时间长,一般需2~3个月,故应慎重考虑。
颈椎病患者不宜用推拿及手术治疗,因患者的颈椎不稳定,易造成损伤。
【颈椎病的预防与调护】
1.长期伏案工作,应注意经常作颈项部的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及旋转等活动锻炼,还可以作体操、太极拳、健美操等运动锻炼,以避免颈项部长时间处于某一低头姿势而发生慢性劳损。
2.急性发作期应该注意休息,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也可用颈围或颈托固定1~2周。慢性期以活动锻炼为主。
3. 保持乐观精神,树立与疾病艰苦抗衡的思想,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复发。
源自:博生肿瘤信息网
若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