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特效疗法
骨病研究
骨病常识
骨病检查
骨病康复
电子病历
专家咨询
招商信息
English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骨病特效疗法  
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刀中刀疗法治疗骨关节病慢性疼痛

  关键词:刀中刀疗法 疼痛 急性软组织 慢性软组织 粘连 瘢痕挛缩 肌紧张 肌痉挛 腱鞘炎 滑囊炎 骨刺 腕管综合 梨状肌综合征 跖管综合征 骨折

  刀中刀疗法是南京军区鼓浪屿疗养院郑光亮主任在20世纪90年代末采用的治疗方法,是在硬膜外穿刺针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它既有小针刀的功能而又优于小针刀;它既有注射针头的作用而又优于注射针头的功能。是将切割、剥离、通透、铲剥、注射、羊肠线植入溶为一体。是治疗软组织损伤、无菌性炎症。骨关节疾病以及慢性疼痛性疾病的一种新疗法。
  一、型号与模式
  刀中刀共分二种型号。Ⅰ型较细,Ⅱ型较粗,每型都有斜刃和平刃两种,每种长短各1把。其直径为1.2~2mm,针芯0.8~1mm,针体长5~10cm,表面有刻度,呈圆柱形,刀柄呈翼状蝶形,内有注射器乳头孔,外有定位(糟),斜刀刃呈直角三角形,即一个斜刃和两个平刃。平刃刀则有两个平刃重叠而成。
  二、治疗机制
  1.动态平衡与失调。人体在活动状态下,其所有组织器官在体内有不同的活动方向、范围。以维持各种活动状态下各组织器官的正常力学状态,称为动态平衡。如果某一组织器官的正常活动方向、范围遭到破坏或限制,人体在活动状态下不能维持某一组织器官在体内的正常力学状态,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称之为动态平衡失调。
  2.静态平衡与失调。人体在静止状态时,其所有组织器官都有相对稳定的位置关系,以维持人体各部稳定的正常的力学状态,称之为静态平衡。如果组织器官相对稳定的的位置关系,在某一部分遭到破坏,不能维持这一部分的正常的力学状态,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称这为静态平衡失调。
  3.无菌性炎症和急慢性损伤所致的软组织粘连、肌硬结、瘢痕等。人体的正常组织结构被破坏,功能受限制。粘连、肌硬结、瘢痕可存在顽固性痛点。无菌性炎症多生物与生物性因子(致病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寄生虫等);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放射线以及各种机械损伤);化学生因子(酸、碱、腐蚀性化学物质和战争毒气);过敏性因子(花粉、皮毛、鱼、虾及其他粉尘等)。此外,某些感染后,抗原抗体复合物亦可引起炎症。
  三、适应证和禁忌证
  (一)适应证
  1.急慢性软组织引起的疼痛。
  2.软组织损伤引起的疼痛。如粘连、瘢痕挛缩、顽固性痛点等。
  3.肌紧张和肌痉挛引起的疼痛。
  4.各种腱鞘炎、滑囊炎引起的疼痛。
  5.部分“骨刺”引起的疼痛。如:跟骨骨刺、膝关节骨质增生(Ⅰ度、Ⅱ度)等。
  6.各种神经嵌压综合征引起的麻、胀、痛。如:腕管综合征、梨状肌综合征、跖管综合征等。
  7.部分骨折畸形愈合。如指骨骨折。
  (二)禁忌证
  1.施术部位皮肤感染或肌肉软组织严重挫裂伤者。
  2.施术部位有重要血管、神经以及重要脏器而无法避开者。
  3.患者血液病并有明显出血倾向者。
  4.诊断不明确者。
  5.体质极度虚弱、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者。四、基本治疗方法
  1.纵行剥离法  痛点或粘连发生于肌腱韧带附着点时,使刀口线与肌肉韧带走行方向平行刺入患处,当刀口接触骨面时,沿刀口线方向疏剥,按附着点的宽窄,分几条线,疏通剥离。
  2.横行剥离法  使刀口与股份或韧带走行方向平等刺入患处,当刀口接触骨面时,作与肌肉、韧带走行方向垂直铲剥肌肉、韧带从骨面上铲起,当觉刀下有松动感进,出刀。
  3.铲削剥离法  若骨刺长于骨关节边缘或骨干,并且骨刺较大,将刀口线与轴垂直刺入,刀口接触骨刺后,将骨刺尖部或锐边削去磨平。
  瘢痕如在腱鞘壁或肌肉的附着点处和肌腹下,可用刀中刀将其切除。先沿软组织的纵轴切数条口,然后在切口处反复疏剥2~3次, 刀下有柔韧感时,说明瘢痕已碎,出刀。
  4.切割肌纤维法  当某处因为部分肌肉纤维紧或痉挛,引起顽固性疼痛,功能障碍时,将刀口线与肌纤维垂直刺入,切断少量的紧张或痉挛的纤维,往往可使症状立解,此法可广泛地应用于腰背痛的治疗中。
  5.通透剥离法  当某处有范围较大的粘连板结,无法进行逐点剥离,在板结处可取数点进刀,进刀处都选在肌肉与肌肉、或其他软组织相邻的间隙处,当刀接触骨面时,除软组织在骨上的附着点之处,都可将组织从骨面铲起,并尽可能将软组织互相之间的粘连疏剥开来,并将瘢痕切开。Ⅰ型刀中刀刀体较小,是容易达到此要求的。
  6.埋线法  刀中刀还具有埋线功能,操作方法如下:进刀前(多选在穴位处),拔出刀中的针芯,从刀中刀前端塞入所埋羊肠线,一般为0.5~2cm.长(3-0羊肠线),然后插入针芯,但不能插到底,以羊肠线不致露出刀尖为宜,随即依法进刀。进刀后,将针芯稍用力向前顶,即可将羊肠线推出针腔,此时边使刀体稍向后退,羊肠线就可完全脱出刀中刀,留于组织中,然后退出刀中刀。
  7.药物注射法  药物注射法既可在做完疏通、剥离、切割等刀中刀操作方法后进行,也可单独运用。此时只须将针芯拔出,即可接注射器,注入所需的药物,这完全避免了以往须用小针刀配合药物注射患者的频繁换用针、刀的麻烦和不便,减少组织损伤和病人的痛苦。增加了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使小针刀疗法和药物注射法完美结合,是在“小针刀疗法”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
  五、注意事项
  1.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
  2.防止晕针,尤其对精神紧张和体弱者。
  3.防止重要血管、神经损伤。
  4.防止内脏损伤,如胸膜、肺、肝、肾脊髓等。
  5.防止卷刃及折针折刀,用前必须检查,术中防止暴力。
  6.防止感染,严格无菌操作技术(痛症的诊断与治疗)

                                                                  源自:博生肿瘤信息网
                                                                  若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

上一篇:小针刀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及骨刺
下一篇:骶管注射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骨关节病
 ※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骨病疼痛
 ※ 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阻滞疗法治疗疼痛
 ※ 手术疗法治疗各种疼痛 
 ※ 压痛点封闭疗法治疗颈肩腰背痛
 
*患者姓名:
  性 别:
*年    龄:
  病名:
  *详细症状:
  *咨询内容: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电子邮件(E-mail):
  *通信地址及邮编:
@
博生肿瘤信息网
新动力医疗器械网
心脑血管信息网
  More……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专家信箱版权申明
点击这里给我发信息 Copyright 骨病治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郑州博生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E-mail:bosheng@bosheng.com
电话:号码:0371-86540190  传真:0371-86540183
Copyright©1996-2010 bosh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