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理疗 骨科治疗 骨伤治疗 骨病 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颈椎病 肩周炎 颈肩腰腿痛 骨质增生 坐骨神经痛
应用自然界和人工各种物理因素作用于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方法,称为物理疗法或理学疗法(理疗)。现代理疗应用物理能的种类很多,利用大自然的理疗有日光疗法、大气疗法、气候疗法、海水浴疗法和矿泉疗法,但它们较少用于疼痛治疗。常用的人工理疗有电疗法、磁疗法、光线疗法、超声波疗法、水疗法、温热疗法、运动疗法、拨罐疗法、冷冻疗法,生物反馈疗法、高压氧舱疗法、针灸疗法、放射线疗法、针罐疗法等,它们对许多急、慢性疾病的疗效显著已众所周知。本节仅侧重介绍对疼痛治疗较为常用的物理疗法。
一、理疗的作用机制
物理疗法是利用各种物理能量,包括电能、光能、热能、机械能等作用于机体,当将各种物理能加于机体皮肤、黏膜表面或机体深部时,机体即受到刺激。首先最易接受刺激的是兴奋阈最低的各种感受器,同时也可作用与某些致痛因子。所以分析理疗的作用机制时首选就要谈到它的直接作用和反射作用,反射作用又是理疗的主要机制。但一种物理疗法又往往同时具有直接作用和反射作用。直接作用又分为对机体组织器官的和对致病因子的两种,神经反射作用,即物理因素外界环境对身体的刺激物,当其作用于机体时,便引起各种感受器的兴奋,这些兴奋即传入到神经系统,首选是沿着传入神经纤维传到相应的脊髓节段,再由脊髓后索和侧索向上传入脑干或皮质下中枢,最后到达大脑两半球的皮质,在这里进行分析综合,再发出离心冲动,沿传出神经传达到躯干、颜面、内脏和腺体等组织,于是产生各种反应。
除以上直接作用反射作用外,体液作用亦不可忽视,因理疗所产生的反应,是机体以一定方式回答各种刺激的结果,也是机体对外界环境适应的表现,这种回答性的过程十分复杂,并不只是神经系统,也有体液系统的参与,如血液、淋巴和激素等。机体的反应是靠神经和体液的共同作用实现的,在理疗的直接作用下,也引起体液的改变,目前已知,物理因素可以通过多种体液途径加强局部循环。例如,温热可引起血管扩张和增加局部循环,结果使致痛的化学递质迅速排出,因而减轻或消除了疼痛。有人认为物理因素可促使内源性吗啡样多肽的释放,以此来说明一些理疗的镇痛机制。经络穴位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联络的通路。而经络的作用原理与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极为相似。穴位可用神经理论的反射机制来解释,也可用经络和补泻理论加以阐明。关于解释理疗机制的学说很多,其他专著已作详细阐述,故本书仅介绍较为实际的神经体液学说和经络穴位学说。
二、物理疗法的选择
物理疗法的选择已成为重要的医疗手段之一,它们可以单独或配合使用,防治许多急、慢性疾病,在疼痛治疗方面,它们也日益发挥其积极作用。但许多理疗方法需要一定的设备,不如药物疗法简便,在适应证和疗效方面,也存在局限性,所以理疗可取之处甚多,但并非万能。各种理疗方法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不同的疗法可以治疗相同的疾病,有的疗法具有独特的效能,不能为其他疗法所代替。所以,选择理疗方法时,要充分发挥物理因素的特殊性和共同性。
目前用于治疗疼痛的物理疗法有:电疗法、光疗法(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紫外线疗法、激光疗法)、超声波疗法、温热疗法、运动疗法、按摩疗法、拨罐疗法、针灸疗法等。
三、理疗的注意事项
理疗工作人员应具有触电的急救知识、备有橡皮手套、绝缘钳、注射器和抢救药品。
有的物理因素能促使疾病的恶化,因而应注意禁忌证。对恶性肿瘤、高热和有出血倾向的疾病,一般不可使用理疗,妊娠和月经期,理疗也宜慎重和避免在局部使用;空腹、过度劳累和饭后30min内,也不宜用强力的理疗。
理疗是按一定疗程进行的疗法,一个疗程结束后需要一定的休息(或间歇)时间,以利于作用的发挥,再者因患者经多次治疗后产生了耐受性,此时对物理因子不再出现预期的反应,为了恢复应有的反应性,也需要一间隔时间。(痛症的诊断与治疗)
源自:博生肿瘤信息网
若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