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特效疗法
骨病研究
骨病常识
骨病检查
骨病康复
电子病历
专家咨询
招商信息
English
繁体中文
当前位置 >> 首页 >> 骨病特效疗法  
增大字体减小字体
枝川疗法治疗软组织损伤及各种痛症

  关键词:枝川疗法 骨科治疗 骨病治疗 骨伤治疗 软组织损伤 疼痛

  枝川疗法是日本直义经多年临床实践解除患者疾苦的一种注射方法。枝川先生为此奋斗了25个春秋。由于这一疗法确有疗效,方法简便、安全、费用低廉等优点,逐渐在日本国家内外扩大影响。曾多次撰写专著、论文在日本、美国、加拿大、中国等地发表。并于1976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第一次有关“枝川注射疗法”的研究讨会。由此产生了“枝川注射疗法学会”及“枝川注射疗法”专题杂志进行学术交流,该杂志于1991年改为“体壁医学”杂志。
  一、枝川疗法的定义
  枝川疗法是通过对患者的望诊、问诊及指压诊法检查患者体表的(体壁)肌硬结,然后用低浓度的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生理盐水溶液注射到患者的体表(体壁)肌硬结(肌肉群)及相应的穴位上,解除或减轻患者各种症状。这种方法叫做枝川疗法。
枝川疗法是在正确诊断的的基础上应用的。其适用各种痛症、部分疑难病症,往往起到其他疗法所起不到的作用。
  二、基本原理
  (一)内脏体壁相关论
  在胚胎时期,能够使体壁运动的横纹肌和能使体内脏器运动的平滑肌都来自中胚层,在其外部的外胚层是支配它们的神经组织,随着胚胎的发展,神经发出分支并跟随肌肉延伸,因此,神经与肌肉、肌肉与肌肉(横纹肌与平滑肌)之间从胚胎时期即已有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其间各感受器相互作用、调节而达到统一。换句话说,从胚胎时期,体壁和内脏之间即已产生了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原理,内脏病变自然受着外来因素的影响,而外来因素最初作用又在体壁,因此体壁是保护内脏最古老而有效的保护层体,故体壁特别是肌肉易于损伤。当内脏患病时,便能在体表上反应出来,反应体表的疾病同样可反应在内脏。
 (二)脊神经前、后支支配肌相关论
  脊神经前支支配肌部的病变,在脊神经后支支配肌的范围多有应激反应(肌硬节)。前支部位给予治疗,疏忽了后支支配部,这就诱发了治疗后不适或潜在的复发因素。
从内脏疾病来看,反应在脊神经后支支配较多,以往多不被注意,如心、肺疾病在颈背部有不适或疼痛,肝、胆、肾、胰在背部,肾、肠在腰部,盆腔脏器多反应在腰骶部。无论项、背、腰骶均为脊神经后支支配区。其脊神经后支相应的脊神经前支支配部也常能找到肌硬节。
  三、指压疗法
  以患者陈述部位为中心,在相应脊神经支配肌处,用示、中指或拇指用力下按皮肤直至肌肉深层,通过指尖的感觉和患者对指压诊的反应,能清楚了解肌硬节的程度和范围,并与患者陈述的各种症状相符合。对于一个临床经验丰富医生,能通过仔细的指压诊,掌握患者主诉以外的其他症状。也就是说,指压诊是通过体壁存在的肌硬节(应激点或诱发点),掌握患者有无器质性疾病,其疾病发生的部位及程度等,确定施行治疗的具体部位。)
  四、注射溶液的配制
  在溶液中主要成分为生理盐水和小音量地塞米松,其含量多少,可根据肌硬节的硬度、形成时间的长短、病情的轻重,以及需注射点的多少而定,一般应控制在每天1mg以下,最大剂量不应超过2mg,一般配制常用10m1生理盐水含地塞米松0.3mg。如应用多点注射,每10m1生理盐水中加入0.1mg地塞米松,如为小范围应用,地塞米松浓度可稍高些。
  对注射疼痛敏感部位,如肢体末端,腹直肌对注射痛特别敏感者,在以上溶液中每10m1中加入2%利多卡因1~1.5m1。
所配药物原则上现配现用,免因放置时间长引起局部组织感染。
  五、注射方法
  充分暴露注射部位,常规消毒皮肤。为了使进针部位准确无误,操作者左手应戴手套或将左手示指行常规消毒,示指按压肌硬节,右手持针(针头一般选用5号或5号以下细长针头),针体肌纤维方向平行,并与皮肤呈450角斜行刺入左手指指腹下,注射部位准确,进针或注药时,患者多疼痛或放射感。
  六、适应范围
  1.无病名疾病。根据主诉症状能查清引起该症状的病变,则能叫出病名;但如查不出病变,便成了只有症状而叫不出病名的的疾病,则视为无病名疾病。无病名疾病是枝川疗法较好的适应证。
  2.综合征。其病因并非十分清楚的一组症状群,对其他疗法虽有效,但效果欠佳者。
  3.久治不愈的迁延性疾病。
  4.对器质性疾患只能作为一中辅助治疗。
  5.软组织损伤性疼痛。
  七、常用注射部位
  枝川将全身脊髓神经前支,后支支配肌的肌肉群分为若干区域,然后在特定区域进行枝川液注射。
  1.脊髓神经前支支配肌(1)侧头肌(颞肌)。(2)前颈部诸肌;甲状舌骨肌、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和环甲肌等。(3)前斜角肌、中斜角肌。(4)提肩胛肌。(5)斜方肌。(6)冈下肌。(7)三角肌后部。(8)肱三头肌。(9)三角肌前部。(10)喙肱肌。(11)肱桡肌。(12)桡侧和尺侧屈腕肌。(13)腕部的肌腱和支持带。(14)拇伸肌、外展肌及肌腱。(15)胸大肌起始部和附着部。(16)腰方肌。(17)臀大肌外侧。(18)臀大肌内侧。(19)肌股二头肌。(20)半腱肌。(21)半膜肌。(22)腓肠肌(23)跟腱。(24)大腿内收肌群;耽骨肌、股薄肌、内收大肌、内收长肌、内收短肌。(25)缝匠肌。(26)股内侧肌。(27)股直肌。(28)股外侧肌。(29)髌骨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支持带等。(30)踝关节周围肌肉、肌腱、韧带、支持带等。(31)阔筋肌肉张肌。(32)髂胫韧带。(33)膝关节内侧鹅趾束(包括缝匠肌、股薄肌、半膜肌、半腱肌的附着部)。(34)胫骨前肌、伸趾长肌。(35)腹直肌(共分6个节段)。(36)大转子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等。(37)坐骨结节周围的肌肉、肌腱、韧带等。
  2.脊髓神经后支支配肌①后颈肌: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夹肌、颈夹肌、头半棘肌。②竖脊髓:髂肋肌(腰髂肋肌、胸髂肋肌、颈髂肋肌)、最长肌(胸最长肌、颈最长肌、头最长肌)、棘肌(胸棘肌、颈棘肌、头棘肌。)
  八、注意事项
  1.对注射部位一定要有立体解剖概念,切勿损伤血管、神经、胸膜、腹膜及重要脏器。
  2.同一部位进针,要多个方向注药,使肌硬节被充分浸润。
  3.注药时要根据患者的反应,掌握注药的速度快慢,注药后局部可行按摩。
  4.有些患者开始疗效很好,后来进展不大,只要坚持不懈地治疗,最终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5.部分患者注射后,偶有兴奋、失眠、倦怠、乏力,头晕、头痛等,注意观察病情变化,一般不要特殊处置即可。(痛症的诊断与治疗)

                                                                  源自:博生肿瘤信息网
                                                                  若转载本文,请标明出处

上一篇:骶管注射疗法治疗坐骨神经痛
下一篇:埋线疗法坐骨神经痛和三叉神经痛
加入收藏】【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骨关节病
 ※ 神经阻滞疗法治疗骨病疼痛
 ※ 蛛网膜下腔和硬膜外阻滞疗法治疗疼痛
 ※ 手术疗法治疗各种疼痛 
 ※ 压痛点封闭疗法治疗颈肩腰背痛
 
*患者姓名:
  性 别:
*年    龄:
  病名:
  *详细症状:
  *咨询内容:
  *联系人姓名及电话:
  *电子邮件(E-mail):
  *通信地址及邮编:
@
博生肿瘤信息网
新动力医疗器械网
心脑血管信息网
  More……
|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联系我们专家信箱版权申明
点击这里给我发信息 Copyright 骨病治疗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司:郑州博生医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E-mail:bosheng@bosheng.com
电话:号码:0371-86540190  传真:0371-86540183
Copyright©1996-2010 bosheng.com. All rights reserved.